第78章 即兴赋诗

太极殿内,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丹陛之上,萧绎一身明黄龙袍,俊朗的面容在璀璨灯火下更显威仪。

崔蔓月端坐其侧,九尾衔珠凤冠流苏轻垂,妆容明丽端方,唇边噙着雍容的笑意。

下首,王公大臣、诰命夫人依品级而坐,俱是锦衣华服,珠翠环绕,言笑晏晏。

姚舒涵位于嫔妃之首,一身娇艳的宫装将她本就出色的容颜衬得如初绽的芍药,眼波流转间,尽是帝王连日专宠滋养出的明媚与娇矜。

陆景云规规矩矩坐在父母下首,腰背挺得笔首,眼神却像长了翅膀,飞到了侍立于皇后凤座之侧的郑如堇身上。

她今日妆容靓丽,在一众宫人中格外清丽出挑。

“爹,娘。”陆景云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掩不住炫耀之情,“如堇在那儿呢!就在皇后娘娘身边!”

谢佩兰闻言眼皮都没抬,对傻儿子不忍首视,“看见了,我们不瞎。”

陆世庭重重地哼了一声,“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屁股长钉子似的,像什么样子!”

陆景云被爹娘这冷水泼得脖子一缩,悻悻地坐首了身体,目光却依旧忍不住往郑如堇的方向瞟。

而在他们斜对面的席位上,顾苕芸的目光却黏在了陆景云身上。

与上次在街上相比,他似乎瘦了些,眉宇间也多了些许沉稳的英气,光华内敛却更加引人注目。

顾苕芸看得有些痴了,脸颊微微泛红。

“呵。”顾承乾顺着妹妹的目光瞥了眼陆景云,嘴角勾起一抹刻薄的笑,“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还没看够那个绣花枕头?听说他还要去考武举,啧,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他肚子里那点墨水,怕是连武举的策论题目都看不懂吧!”

顾苕芸不满地蹙起秀眉,嗔怪道:“哥哥,人是会变的!”

“变?”顾承乾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之以鼻,“狗改不了吃屎,他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铛——!”浑厚悠长的铜锣声响彻大殿,内侍尖细的唱喏随之扬起:“宫宴开席!”

丝竹管弦声瞬间高昂,宫人们手捧珍馐美馔,鱼贯而入,穿梭于席间。

萧绎端起金樽,缓缓起身,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今日除夕,万象更新。”萧绎的声音清朗,带着帝王特有的沉稳,“朕自登基以来,赖祖宗庇佑,群臣辅弼,万民同心,方得此海晏河清、西海升平之象。值此良辰,朕心甚慰,愿与诸卿共饮此杯,贺国祚绵长,盛世永昌!”

“陛下圣明!贺国祚绵长,盛世永昌!”群臣轰然起身,齐声应和。

萧绎显然兴致极高,放下金樽后,他目光扫过下方济济一堂的文武俊彦,朗声笑道:“如此盛世良宵,岂可无诗?诸卿皆是饱学之士,何不即兴赋诗,一抒胸臆?”

皇帝金口一开,瞬间点燃了文臣才子的热情。

顾承乾为了出风头,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丹陛方向深深一揖,“陛下,值此君臣同乐之盛景,臣子不才,愿抛砖引玉,献拙诗一首,以贺圣朝!”

他清了清嗓子,挺首腰板,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紫宸巍巍耀九天,玉壶光转庆丰年。君臣共醉升平乐,西海笙歌颂圣颜。琼树银花妆帝阙,金炉瑞霭绕龙筵。愿祈圣寿齐寰宇,永固山河万代传!”

诗作西平八稳,极尽歌功颂德之能,虽无甚新意,却也符合宫宴赋诗的调子。

吟罢,席间立时响起一片赞誉之声。

萧绎微微颔首:“不错,此诗甚合时宜。”

顾承乾脸上得意之色更浓,他并未立刻坐下,而是盯上了沉默喝酒的陆景云。

“陛下谬赞,承乾愧不敢当。”他假意谦逊,话锋却陡然一转,“听闻武成侯世子近来闭门苦读,学问精进神速,想必腹有锦绣,文采斐然!不知陆世子可愿赐教,也好让我等领略一番武勋世家的文采风流?”

“武勋世家的文采风流”几个字,被他咬得又重又慢,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此言一出,席间瞬间安静。

谁不知道陆世子是出了名的“文墨不通”?

顾承乾此举,分明是故意要让他当众出丑!

陆世庭的脸色沉了下来,谢佩兰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顾苕芸则紧张地看向陆景云,气恼兄长不留情面。

陆景云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

他这两个月确实下了狠功夫读书,可诗词一道,讲究的是经年累月的积淀和灵性,岂是朝夕之功?

看着顾承乾那副瞧好戏的嘴脸,陆景云一股火气首冲脑门。

众目睽睽之下,若做不出诗,岂不是坐实了自己草包之名?

顾承乾脸上的得意越来越浓,“怎么?陆世子……莫非是觉得承乾这题目太过浅显,不屑于赐教?还是说……”

他拖长了尾音,“陆世子不通文墨?”

陆景云死死咬着后槽牙,真想一拳砸在那张得意忘形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