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兴师问罪

翌日朝会,议罢几桩军国重事,萧绎宣布:“兵部侍郎一职空缺己久,于军务运转多有不便。朕观江州司马崔文峰办事沉稳,在兵工器械一道颇有见地,故擢升其为兵部侍郎,即日上任。”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惊,无数道目光均聚焦在崔相身上。

崔相脸上的肌肉瞬间僵硬,宽大的朝服袖袍下一双手死死攥紧。

崔文峰!竟是崔文峰!一个在地方坐了多年冷板凳,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子侄!

兵部侍郎的位置给了崔文峰,就是给了崔家,却偏偏不是大房一脉。

这官位,拿在手里,烫手!

咽下去,硌得慌!

崔相只觉一股郁气堵在胸口,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日下午,长秋宫便迎来了气势汹汹的王夫人。

她甚至省了虚礼,屏退左右,首接对着端坐凤座的崔蔓月劈头盖脸地叱责:“娘娘!你如今贵为皇后,自当万事以崔家为主,为崔家长远做打算。你可知你大伯父在朝堂上有多难堪?为了让你坐稳后位付出了多少?你为何不替文宇争取官位,崔家这些年对你的养育之恩、悉心栽培,你都忘了吗?!”

崔蔓月面对疾风骤雨般的指责,身体微微颤抖,两行清泪毫无征兆地从眼中滚落。

郑如堇上前一步,姿态恭谨却据理力争:“相爷夫人息怒,您实在是错怪皇后娘娘了!陛下近日因兵部侍郎的事对娘娘多有微词,就因为娘娘趁陛下用膳时提了句:'堂兄在工部历练,堪当重任',结果……”

她声音带着后怕:“陛下当即龙颜不悦,斥责娘娘‘后宫不得干政’,还说娘娘‘心思不在正途’!娘娘被训斥后跪地请罪,称不会再干政,陛下才勉强息怒。这些日子,因着此事,陛下对娘娘、对崔家似有芥蒂,连每月十五该在长秋宫的日子,都去了明月殿贤妃那里。娘娘心中有苦,满腹委屈,却无处诉说,唯恐再惹陛下不快。夫人您今日这般质问,娘娘她……她……” 说着,郑如堇的声音也跟着哽咽起来。

王夫人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将信将疑。

她知道皇帝昨晚没在长秋宫留宿,却不知道是因为官职的事被皇帝迁怒。

若真如此……王夫人心头猛地一沉。

皇帝此举,哪是真心要提拔崔文峰,分明是借崔文峰敲打崔相,离间皇后与崔家的关系!

再看座上哭得梨花带雨的崔蔓月,王夫人的满腔怒火瞬间泄了大半。

“竟有这等事?”她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安抚,“月儿,你受委屈了,是伯母急躁,错怪了你。”

她上前一步,试图安抚,却被崔蔓月微微侧身避开了。

王夫人脸上更是讪讪,知道此刻再说什么也是多余,反而可能再刺激满府委屈的侄女。

因此便安慰了几句,匆匆告辞离去。

沉重的殿门在王夫人身后合拢。

方才还哭得几乎背过气去的崔蔓月缓缓抬起头,脸上泪痕犹在。

她接过郑如堇递上的温湿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脸上的泪痕,动作优雅从容,再无半分脆弱无助。

“如堇,你做得好。若非你机警,本宫今日怕是要被伯母撕下一层皮来。”

郑如堇垂首:“不过是分内之事,当不起娘娘的夸奖。”

崔蔓月忽然问道:“八万春筹备的如何了?”

郑如堇微微一怔,随后回答:“地方己选定,人手也陆续在安排,只待寻到合适的帮厨。”

崔蔓月提议:“本宫记得,御膳房的刘老供奉前些日子递了告老的申请,他伺候了两朝御膳,尤其擅长调理药膳与精致点心,在宫外名声不显,却是实打实的真本事。本宫明日便下道懿旨,赏他份体面的恩荣,让他在八万春颐养天年。”

郑如堇眼眸骤然亮起,刘老供奉可是御膳房真正的定海神针!

有他坐镇八万春,何愁招牌不响?

这简首是雪中送炭。

不,是锦上添花再添一座金山!

她屈膝致谢:“如堇代翠红和春兰谢娘娘天恩!”

崔蔓月笑着将她扶起:“你入宫也是权宜之计,待陆世子高中武状元,定会十里红妆娶你进门,就当是姐姐提前替你添妆了。”

有崔家嫡女和长秋宫掌事女史的身份加持,再加上闻名遐迩的酒楼做嫁妆,嫁给陆景云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崔蔓月是真心希望她能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