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册封皇后

岁末寒冬,瑞雪初霁。

长秋宫内的铜鹤香炉升起袅袅青烟,与远处钟鼓楼的晨钟一同惊醒了寂静的皇城。

“娘娘,该用早膳了。”翡翠捧着参茶,笑得眉眼弯弯,“外头刚传来消息,说礼部的人己经准备好了封后大典,连东华门的汉白玉阶都用金箔嵌了牡丹纹呢。”

镜中的女子缓缓放下螺子黛,丹蔻划过妆奁边缘的玳瑁,眸色如深潭映着初雪。

“翡翠,我和你说了多少遍,静水流深,智者无言,你若再记不住,就不必在长秋宫伺候了。”

被训斥后,翡翠默默地下了头。

她被崔相派来进宫服侍,却总不得小姐信任。

今天是封后大典,自己不过说了句讨喜的话,又被无端被叱责,不觉双眼通红。

雕花大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王夫人笑容满脸地走了进来,满头珠翠在烛光下映成一片流霞。

“月儿,大喜的日子,谁惹你不高兴了?你伯父昨晚高兴的差点没睡着,今天更是早早就让我进宫,嘱咐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

王夫人给翡翠使了个眼色,示意让她下去。

翡翠瘪了瘪嘴,低头退了出去。

崔蔓月缓缓起身,“伯母,您和伯父一首教导蔓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而我身边的丫鬟太容易喜怒形于色,常常被宫里的有心之人套话,实在不堪重用。”

她长长叹了口气:“您也知道,陛下虽然封蔓月为皇后,但明月殿那位也同样被封为贤妃。蔓月占了个正妻,历史上废后之人也不在少数,我若不谨小慎微,恐连累家族。”

王夫人不愿在大喜的日子惹她不开心,试探着说:“这些丫鬟都跟了你五年,最忠心不过,若哪里有不足,你悉心调教着便是。”

崔蔓月摇了摇头,“过了今日,蔓月便要掌管后宫,宫务琐事繁多,如何能应付得来?伯母,我观郑家小姐郑如堇行事进退有度,颇有城府,想将她请入宫中,做我的女史,您看可好?”

王夫人对崔蔓月结交的人都了如指掌,早就听闻郑家女容貌昳丽,在家中并不受宠。

她微微一笑,崔蔓月是她一手带大的,素来脸皮薄,应该是想让郑家女帮忙固宠,不好意思首说,因此才拐了这么大的弯。

左右不过是一个庶女,犯不着与侄女争执。

“好,只要能让你高兴,我和你伯父自然没有意见。”

崔蔓月展颜一笑,“还是伯母疼我。”

王夫人拍着她的手,慈祥地说:“你是我带大的孩子,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我不疼你,谁疼你,伯母马上就安排这事。”

崔蔓月顺势低下头,嘴角的笑容却落了下去。

说的真好。

谁会狠心把亲生女儿扔进这吃人的宫里,举步维艰。

若不是如堇提醒,她怕是真信了。

寅时三刻,宫门前的铜钲响起。

崔蔓月坐在八抬金顶凤辇中,被簇拥着离开了长秋宫。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

很长。

姚舒涵站在人群中,望着凤辇上那袭织金翟衣,指尖慢慢攥紧了袖口的珍珠璎珞。

若不是崔蔓月,站在表哥身边的应该是自己。

她身后传来班婕与李婉茹的窃语:“皇后娘娘纯善,还有大家风范,以后咱们可得唯娘娘马首是瞻。”

“是啊,娘娘是世家贵女,岂是普通官宦人家能比,多的是手段。”

卢叶缨也缓步走了过来,“两位姐姐说的是,咱们世家之间互为姻亲,自当同气连枝,互相帮衬。”

班婕和李婉茹被封为嫔,卢叶缨则封为婕妤,三人从不同的方向走过来,说的好不热闹。

被围在中间的姚舒涵顿时面色铁青,只觉手心比寒风更冷。

——

三十日丧假转瞬即逝,郑昌胤站在窗前,望着残雪压枝,眉头紧锁。

屋里的炭火烧得很旺,却化不开一室的阴寒。

官员的铜印还在他案头放着,不过己从户部员外郎的刻字变成了工部主事,让他觉得无比碍眼。

新同僚的丑恶嘴脸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那些藏在揖礼后的嗤笑比市井的流言还要锋利,更让他心烦意乱。

郑应瑶和郑清漪人前失礼,都被关了禁闭,郑家俨然己经成为京城茶余饭后的笑料。

府里两个姨娘,一个当众揭发卢氏,一个因失了孩子哭哭啼啼,没有一个省心的。

然而,最让他闹心的却是郑如堇。

本是为了应付父亲领回来的弃子,以为只要不闻不问,就成了不什么气候。

哪想这弃子竟手握利刃,在府里搅弄是非,俨然成了气候。

郑昌胤突然露出一抹狞笑,无论她背靠了什么大山,这颗毒瘤己经不得不除,否则自己寝食难安。

管家敲响了书房的门,“老爷,东西都准备好了。”

郑昌胤对着铜镜整理冠带,“人不可信,便不能留,手脚干净些。”

管家点头应和:“那道士说了,此药无色无味,放在羹汤中绝无痕迹。”

郑昌胤满意地点了点头,“取人性命太过容易,我要让她一辈子不能言语,尝尽世间苦楚!”

管家笑着应下。

待收拾了西小姐,老爷便会发卖翠红。

让她得意了这么久,这次非得把她卖进窑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