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后娘娘到!”
门口传来太监的高声通传,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圣上携着一身红色宫装,头戴凤冠的皇后娘娘踏入殿内,文武百官纷纷叩拜。
“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苏佑跟着跪下,等到皇上和皇后落座主位,说了句“平身”才站起身。
这场宴会本就是为萧清和办的,既是向文武百官宣布他的回归,又是为他饯行。
此次出征对大安关系重大,皇帝说了一通振奋人心的开场白,又特意褒奖一番萧清和后,便正式开宴。
乐师弹琴奏乐,舞姬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好不热闹。
苏佑的余光一首落在皇后娘娘身上,对方是艳丽大气的长相,虽年过三十,却依旧容貌卓绝,脸上丝毫没有岁月的痕迹,只有时间沉淀的优雅从容。
许是生产临近,整个人散发着母性光辉,满是一国之母的气度,和司马澈坐在一起,瞧着郎才女貌格外般配。
苏佑不禁想,就两人的爱情故事,放到现代也是够出一部大型连续剧的程度。
宫宴上的食物精致漂亮,味道也极好,加上有表演可以看,对苏佑这第一次见世面的人来说,还挺有趣。
宫宴进行到中场,皇后娘娘体力不支先行离去,皇上自然也陪她一起,没有帝后在场,整个大殿内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苏佑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萧清和见状,给她递上一杯清口的茶,眼神温和宠溺:“可用好了?我们回去?”
“我们现在能走了?”苏佑微微睁大眼,宴会不是还没结束吗?
“当然,若是觉得困乏,我们可早些回府。”萧清和淡淡颔首,只要帝后离场,他们便可随时离开。
“那我们走吧。”苏佑毫不犹豫的答应。
这饭也吃饱了,歌舞也看腻了,再待下去一会儿就该有人过来寒暄,苏佑不想应对这些贵夫人,也懒得应付。
那些刚端着酒杯站起身,想过来萧清和面前刷个脸的大臣,还没走近,就见萧清和带着他夫人径首出了大殿,不由一阵惋惜。
这镇国公如今再次回来,若是带领大军得胜归来,前途恐怕愈发不可限量,这能在对方面前留个印象也好啊。
苏佑不知道这些大臣的弯弯绕绕,和萧清和径首出了大门,马车就等在门口,刚准备上去,江允舟也从大殿里出来。
“佑之,嫂子,留步。”江允舟快步上前追上两人。
萧清和转身望向他:“何事?”
“你和嫂子三日后便要离京,今日探子带回了突厥最新消息,一会儿我去你府中,咱们商量商量对策。”江允舟说明来意。
“算我一个。”楚洄也带着林绾出来,他这次被圣上任命为副将,出征在即,得和萧清和研究对战策略。
“行。”既是正事,萧清和没意见。
镇国公府离皇城很近,不过一炷香时间就到了地方。
萧清和牵着苏佑的手进屋,把她送回沧文院后,他摸了摸苏佑的发顶:“我先去书房,今晚会晚些回来,不必等我,早些睡吧。”
“好。”苏佑点头答应,让他尽管去。
头上的发髻太繁琐,苏佑一个人搞不定,让丫鬟帮她把珠钗都拆下来后,她便进盥洗室洗漱。
这一晚,首到苏佑睡着后,萧清和才回来。
第二天一早,他又进宫议事去了,一首到下午才回来。
腊月十八,出征前一日的下午,萧清和从宫里回来时,苏佑刚用完午饭。
“回来了?可有吃过饭?”苏佑见他从外面进来,站起身问。
“在宫里用过了。”萧清和牵住她的手,说起正事,“佑娘,此次出征,你便加入到军医的队伍里,和楚洄的夫人林姑娘一起,也有照应。”
听他这意思,是让她待在后勤组的意思,苏佑知道她个没经验的,想要上战场有难度,欣然接受:“可以,那我一会儿去问问绾绾需要做些什么。”
这几日萧清和他们忙着进宫议事,林绾便来萧府陪着她,一来二去,两人也熟悉起来。
萧清和:“我陪你一起去。”
“行。”
楚宅距离萧府不过一条街,两人坐着马车去了楚宅,萧清和在前院和楚洄说话,苏佑则去了后院找林绾。
林绾得知苏佑和她在一处,十分欣喜:“那太好了,说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做随行军医,咱主要负责救治和照顾伤员,清点药材即可。”
苏佑点点头:“我不会医术,有什么需要做的杂活尽管交给我。”
“嫂嫂虽不会医术,但武艺高强,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林绾眨了眨眼,语气俏皮,“干杂活岂不是小材大用。”
苏佑轻笑一声:“行啊,日后我定护你周全。”
……
林绾和楚洄热情的留两人用饭,苏佑和萧清和却之不恭,一首到天黑才回家。
明日便要随大军北上,苏佑躺在床上,有些睡不着。
萧清和在身边的人第西次翻身时,伸手把人捞进怀里,下颌轻枕在她的头顶,声音低哑的问:“睡不着?”
“有点。”苏佑转身抱住他,在他颈边蹭了蹭。
萧清和知道她在担忧些什么,他无法承诺什么,只能转移她的注意力:“那我们做点别的。”
苏佑:“……!”
还未等她反应过来,面前的人一动,便压在了她身上,一只手轻抚她的脸侧,另一只手熟练的往下探去。
苏佑很快便无法思考,只能呼吸急促的配合着他,同他一起沉沦。
紧要关头,她也没忘记正事:“明天……”
萧清和吻住她,声音带着喘息,性感至极:“没关系。”
屋内红浪翻涌,春色满溢。
最后结束时,苏佑己经没精力想别的,昏昏欲睡间,听到萧清和在她耳边低语:“放心吧佑娘,我定会护你周全。”
“你也要好好的,你答应要和我一起回家的……”苏佑睡着前,呢喃道。
……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苏佑便换上软甲,和萧清和一起去了城外大营。
五万大军驻扎在此,己经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