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于是,旁人上学,顶多一两个亲朋奴仆护送,家仁和礼哥儿倒好,身后足足跟了十几口子。

这还是狗剩染了风寒,要晚去书院几日,否则还要加上吴家三口,这阵势就更大了。

安静了大半个月的洛安小镇,因为学子们的回归,终于又热闹起来。

有学子想给爹娘尝尝他们喜欢的吃食是什么味道,就经常有人来李家食铺门前问询。

李老三一家不忍心让学子们失望,放下行李,来不及收拾,就开始准备食材,打算开张了。

众人帮不上什么忙,在镇上转了一圈儿,就赶回家去了。

村长和赵叔几个闲着无事,在河滩地里转悠,眼见李家人回来,就上前说话。

“城里怎么样,热闹吗?看花灯的人多不多?”

“热闹,花灯也漂亮,就是人太多了,一个挤一个,布鞋不知道丢了多少。”老太太开着玩笑,又道:“我们家里在城里买了个小院子,备着家仁考试时候去住住,等拾掇好了,明年上元节大伙儿都去看灯,就不愁没有落脚地了。”

“好啊,说不定今年赚钱多了,村里人都去城里买院子了。”

“也不一定,我就不去,哪里也没咱们碎金滩这个聚宝盆好。”

众人闲话说笑几句就散了,李老二和陶红英几个急着去山谷看看,李老四却上了山。

其实果园里,如今没什么活计,很是冷清。

他寻了一块大石头,吹着冷风,一直坐到天色黑下来,才回了家。

这会儿,家里的晚饭已经做好了。

一大锅小米粥,放了一把红枣,熬得浓稠软糯,金灿灿,香喷喷。

五花肉炖了菜干和豆腐,盛了满满一陶盆,还有一盘白菜炒木耳,一盘咸香椿炒鸡蛋。

配上一大簸箩的两合面馒头,加两碗蛋羹,饭菜就齐全了。

蛋羹当然是佳音和猫哥儿的,其余众人喝粥吃馒头,说说笑笑,吃的倒也饱足。

家里如今不缺银子,毕竟城里的院子,五百多两,说买就买了。

但日子简朴习惯了,除非重大节日或者有客人登门,李家还是不习惯太浪费。

这样有荤有素,老老少少都能吃饱,也很好了!

待得饭桌儿撤去,陶红英抱了两块布料来寻老太太。

“娘,我瞧着家仁他们学院那个练剑练武的衣裤挺好,袖子窄,举手抬脚都利落。我找了两块结实又耐磨的料子,是不是给侯爷缝一身试试?”

“行,我跟你一起缝。”老太太一口就应了下来,帮忙扯开布料。

“侯爷平日对咱家福妞那么好,咱们真是没什么回报的,只能多给张罗点儿吃用之物了。记得等天气好了,还要再和面做些干面条和肉脯。今日那些人都不像善茬,我瞧着侯爷怕是还得出征。”

“我也是这么想的。”陶红英刚应了一句,李老四就进来了,坐在炕沿上半晌没说话。

佳音原本抱了个布老虎,见爹爹神色不对,就爬了过去。

李老四难得没抱闺女,揉揉她细软的小头发,然后起身跪倒在地,“娘,我有话说。”

老太太正在引线穿针,针尖一下扎在手指上,就冒了血珠子。

她慢慢扭头看向小儿子,好像想到了什么,心就沉了下去。

李老四低着头,不敢看母亲的脸色,一鼓作气的的说了出来。

“娘,今日定北侯被火烧的事,是儿子做的,儿子恨他责骂福妞,惹娘生气。但儿子是平民百姓,他是侯爷,儿子不能明目张胆打他,儿子只能使些小手段。就像当初那个姓焦的,在码头差点害死咱们所有人,儿子也只能把他扒光了丢丑,不敢杀了他,怕连累家里!”

他一个头磕到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娘,儿子想去当兵,想跟着侯爷去杀蛮人,建功立业!儿子要有权有势,要任何人再不敢欺负咱们家,不敢再骂我闺女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