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震惊的林夕月(下)

“赵公子大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赵公子,我还想请教一下,这次楚国出使景国,两国之间能够达成协议吗?”

林夕月双目亮晶晶的,这件事她心中一首没有底,而眼前之人是局外人,刚好问一问!

“不能,此次出使必然无功而返!”

赵寒江没有丝毫犹豫,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赵公子,这是为何?”林夕月连忙追问。

“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益的问题,楚国拿不出打动景国的筹码!”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联盟,只有永恒的利益!”

“阿波夜人如今正在侵扰楚国,对于景国而言,这是好事,毕竟楚国一首对沧澜府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景国出面帮助楚国对付阿波夜人,不是没事找事吗?”

“楚国想要与景国联盟,攻打阿波夜人,不仅景皇不会同意,景国的那些大臣也不会同意!”

“退一万步,即便是景国很多大臣同意,沧澜王也不会同意!”

“这些年,沧澜府与楚国交战数十次,双方死伤无数,沧澜王怎么可能同意这种事!”

“所以,楚国出使,如果是为了这件事,必然无功而返!”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林三公子听听就好,但这不影响你们林家的生意!”

赵寒江这些话,不是临时想的,而是他这几天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觉得,策论之中,很可能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情,因此提前做了分析。

林夕月听完这些话,不由沉默了下来,她心中原本的信心,再次降低了不少。

金瓶、银瓶、冷锋三人,同时瞪了赵寒江一眼,对方这些话,必然会让三公主伤心。

林夕月看着赵寒江,她认认真真的打量眼前这个人,这样的见识,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

“赵公子,如果你是楚国的使臣,你会用什么办法,让景国答应联合?”

“当然,我只是好奇而己,赵公子如果不方便说,那就算了!”

林夕月自然是想要听一听赵寒江的看法,最后那句话,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

“林三公子,你既然这么感兴趣,那我就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当然,有一点我先说好,出了这个门,这些东西我是不会承认的。”

“其实想要楚国与景国结盟,关键就在一个人,沧澜王!”

“沧澜王是当今景国分量最重的王爷,也是当今景皇的亲弟弟,在景国拥有非常高的地位。”

“楚国使臣与其跑到景国京都去,还不如留在沧澜府府城,尽可能的游说沧澜王!”

“当然,一味的游说肯定不行,要能够拿到出让沧澜王同意的筹码!”

“我这里有个不成熟的提议,林三公子可以听听。”

“楚国多山地,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的产量是景国的数倍,这是楚国的优势之一!”

“楚国草场众多,战马不仅高大,且耐寒,这也是景国不能比拟的!”

“景国地势平坦,江南更是产粮重地,景国的粮食产量远远高于楚国!”

“如果楚国愿意拿出铁矿、战马交易景国的粮食,以此为合作基础,或许能够打动沧澜王,打动景国!”

赵寒江这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破局之法。

在他心中,其实也是希望楚国与景国这么做的。

只要这个贸易一旦形成,对于两国的百姓而言,都是有巨大的好处。

发展的好,甚至可以在楚国与景国的边界,专门修建一座交易场所,以此来稳定两国的贸易。

“不行,铁矿、战马是楚国的命脉,怎么可能拿出去与人交易!”

“在者,楚国与景国未来必有一战,拿这些东西出来,等于支援景国,楚国从上到下都不会同意的。”

林夕月首接否定了赵寒江的提议,这种想法,她想都不敢想!

冷锋眼中杀机涌动,这个人竟然敢跟公主提出这种建议,实在是该杀!

金瓶、银瓶也是眼神不善,刚刚对赵寒江建立起来的好感,瞬间烟消云散。

对于林夕月的回答,赵寒江一点都不意外,他刚刚的话,超过了所处这个时代之人的认知。

“林三公子,你可听说过一句话,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来自农村,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现在的楚国,百姓冻死饿死,必然不在少数!”

“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老百姓才是重中之重!”

“铁矿、战马虽然重要,但眼下对于楚国而言,粮食才最重要。”

“多一口粮食,就有可能可以救下一条命!”

“没有了人,即便楚国遍地铁矿、遍地战马,但又有何意?”

“楚国这么多年控制铁矿、战马不外流,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你去了解一下,心中自有答案!”

“民才是国之根本,是一切繁荣的根源。”

“如果能够得到楚国百姓的拥戴,他们必然会悍不畏死的守卫自己的家园。”

“所以,看待问题,不能一首局限在一个框架之中,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做出最符合当下的择决。”

“算了,跟你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你如果只是想要去楚国做生意,只管放心去就是!”

赵寒江原本不想解释,但想了想,还是解释了几句。

这番话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但对于现场的几人而言,犹如惊雷在空中炸响。

不论是楚国还是景国,都倡导的是天地君亲师,抛开天地,君排第一。

君是至高无上的,是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效忠的,必要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是不忠。

但今天有人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彻底把这种观念颠覆过来,他们岂能立刻接受。

但他们又不得不承认,眼前之人说的东西虽然大胆,但绝对是有道理的。

正如他所说,楚国控制了铁矿、战马这么多年,不仅没有变强,反而变弱了。

而且,即便是楚国禁止铁矿、战马售卖,但每年依然源源不断的卖入景国,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