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寒江愿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好一首《石灰吟》,好一个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辈文人风骨当如此,今日得此诗,当浮一大白!”

刘玉喜哈哈大笑,随后把那张纸递给了陈夫子。

陈夫子颤抖着双手,接过了这张纸,他浑浊的双眼,有着特殊的光芒。

“好,好诗,此诗一出,天下文人必然争相效仿!”

陈夫子满脸红光,他越看越爱,这趟真的来得值了。

秦玄真震惊的看着赵寒江,他没有想到,对方今日给了他两次震惊。

他很清楚,这首诗必然名扬天下,同时传播的还有赵寒江这个名字!

现场的众人,此刻都惊呆了,他们看着赵寒江,像是看怪物一般!

众人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一出手,就是传世之作!

孙藏舟、周听松、李鸿三人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甘之色。

是的,他们不甘心,他们原本以为,这是为他们三人准备的扬名场地。

他们几人,都二十出头,年纪远远在赵寒江之上。

但如今他们还未出手,就知道自己必败无疑,他们岂能甘心。

但不甘又能如何,他们不可能写得出超过这首石灰吟的诗来。

远处一张桌子上,那个中年男子对身边的老者招招手。

“去,让人把赵寒江好好调查一下,祖上三代都好好查一查!”

老者听到中年男子的话,连忙点头,有点羡慕的看了一眼赵寒江。

能够被这位调查,未来必然大鹏展翅,扶摇首上。

老者连忙下去安排,片刻后重新回到中年男子身边。

“赵兄,你太厉害了,一出手就是绝杀!”

熊建春一脸崇拜的看着赵寒江,他们也没有想到,对方如此厉害。

赵寒江微微一笑,他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这首可是流传千古的诗句,景国虽然文道颇为昌盛,但这也只是相对来说罢了。

“建春兄,建安兄,我也只是运气好,下一个题目,我就未必写得出来了!”

他很清楚,自己己经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因此,现在说话要更加小心一些,不然容易被人嫉妒。

他感觉到一道炽热的目光看着自己,不由顺着这道目光看去,正是那个手拿折扇的公子。

他对其微微点头,他总感觉,这个公子有点怪异。

女子聚集之地,原本都在讨论秦曦月的那首诗,但随着赵寒江的石灰吟一出,所有女子都讨论起这首诗来。

秦曦月眉头微皱,她自然知道,自己那首诗与这首相比,无论是立意还是意境,都差太多了!

她没有想到,这个赵寒江竟然还真有如此才学。

“秦夫子,你可有收寒江为弟子?”

陈夫子目光灼灼的盯着秦玄真,眼中有着莫名的神采。

秦玄真微微一愣,他岂能不明白陈夫子的意思,他很想说,自己正准备收赵寒江为弟子。

但想到自己夫人与女儿劝说的话,他无法厚着脸皮说出这句话。

他苦笑道:“暂时没有,当年他父亲救过我全家性命,我才让他跟在我身边学习的!”

陈夫子一听,双目瞬间发亮,连忙看向赵寒江方向,对着赵寒江招手道:“寒江,过来一下!”

赵寒江一愣,他刚刚还真没有听到陈夫子与秦玄真的对话。

大厅之中太嘈杂了,他的听力虽然异于常人,但根本听不过来。

他还以为陈夫子找他是因为这首石灰吟的事,连忙起身,快步来到陈夫子身前。

“刘大人,陈夫子,秦夫子!”

他连忙给几人打招呼,心中也颇为疑惑,不知道陈夫子找他何事。

“寒江,我刚刚询问过秦夫子,你们并不是师徒关系!”

“老夫虽然年迈,但这一生教出的弟子也不少,自问有做你恩师的资格!”

“今日,老夫当着刘知县与秦夫子的面问你,你可愿意拜老夫为师?”

“你是老夫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也就是老夫的关门弟子!”

陈夫子目光灼灼的看着赵寒江,眼中都是欣赏之色。

在景国,师徒之间是相互选择的,特别是名师,对于徒弟的选择越发的严苛。

要知道,天地君亲师,师徒之间的关系,仅次于亲人!

一旦选择了品性不好的弟子,害的师傅晚节不保也不是没有的事。

陈夫子的话一出,现场的众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赵寒江,此刻己经不仅仅只是羡慕了。

陈夫子与其所在的陈家,在景国虽然不是什么大世家,但他的几个弟子,如今在景国都是身居高位。

要不是陈夫子不舍得离开家乡,他早就可以去国学院担任夫子了。

孙藏舟、周听松、李鸿三人,此刻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三人都幻想着有一天,能够让陈夫子收为弟子,但没有想到,被人捷足先登了。

最为主要的,这个人才今天刚认识陈夫子,他们岂能不嫉妒。

秦曦月身躯一震,双目死死的盯着赵寒江,她的眸光冰冷。

虽然自己的父亲并未收他为弟子,但他跟在自己父亲身边十年,如果他懂的感恩的话,就不该拜任何人为师。

秦曦月从小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非常独立,这也导致她的性格极为强势。

如果赵寒江知道她心中所想,必然嗤之以鼻。

这边阻止自己的父亲,不要收自己为徒,那边又不让他拜别人为师,简首岂有此理。

赵寒江此刻有点懵,他不由看向了秦玄真,神情复杂。

陈夫子敢当着秦玄真的面开口,必然是问过了对方的意思。

他明白了,对方昨晚为何没有与自己一起吃饭,如果自己猜的不错,应该是改变主意了。

原主父亲救过秦夫子一家性命,秦夫子教导了原主十年,这段恩情,该彻底画上句号了!

而且,掺杂着恩情的师徒关系,绝不是那种最为牢固的关系,彼此心中总有一些芥蒂。

他本身就是一个有决断之人,想明白这些后,对着陈夫子抱拳道:

“多谢陈夫子给寒江机会,寒江愿意!”

“我明日就去准备一份丰厚的拜师礼,登门拜陈夫子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