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蜡烛

回到家后,把果实单独摘下来,去掉杂质后,原本的一筐只剩大半筐。

将乌桕子倒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使蜡质变软以便剥离。

煮好后捞出,放到细筛网上揉搓,去除蜡质。

这一步费时费力费手,要不是有萧清和帮忙,苏佑估计她弄到天黑都搓不完。

“难怪白蜡卖得贵,做起来实在不容易。”苏佑搓完最后一把乌桕子,手心己经通红一片,火辣辣的。

萧清和瞧见她红彤彤的手心,眉头皱起:“先去擦药。”

“不用……”

苏佑正想说只是长时间摩擦有点疼,没有破皮,要不了多久就会好,就见萧清和擦干净手,拉着她去了屋里。

药膏擦在手上预热便融化,萧清和仔仔细细把她两只手全都抹了一遍,温声道:“接下来的工序交给我就好。”

“你手疼不疼?”苏佑不由得反问。

“不疼。”萧清和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心,“我常年射箭习武,这些不算什么。”

苏佑能感受到他手心的一层茧子,都得练武留下的痕迹。

“那行。”苏佑答应,跟着他一起去处理搓下来的蜡质。

大半筐乌桕子搓出来的蜡质只有一小半,将它们放入锅中加热熬煮,首至熬出蜡油。

然后倒出蜡油用纱布过滤杂质,静置一晚使蜡油凝固。

做完这些,今天的工作便告一段落,该准备晚饭。

因为惦记着蜡油,苏佑一早便起了,就见木盆上面己经凝固起白白的一层。

她小心翼翼的将蜡油拿出来,大概有三厘米厚的一块,应该能做不少蜡烛。

萧清和吃完早饭就去院外砍了一根竹子回来,把竹子锯成竹筒,在底部开一个小孔,把棉线穿过去,固定到竹筒的中心位置,用来做烛心。

将凝固的蜡块放入容器中加热至融化,把融化好的液体倒入竹筒中,静置冷却定型后,劈开竹筒就能得到一个个洁白如玉的蜡烛。

因为竹筒较粗,得到的蜡烛也比一般的蜡烛要大,一根就能用五六天。

这次的乌桕子,一共做了八根蜡烛。

瞧着这些蜡烛,苏佑心中颇有成就感:“我们接下来一个多月,都不用买蜡烛了。”

“嗯,佑娘真厉害。”萧清和轻笑一声,摸了摸苏佑的发顶,语气宠溺。

苏佑被他夸得耳根微红,嘴角却止不住上扬。

当天晚上苏佑就点上了自己亲手做的蜡烛,大概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这蜡烛更明亮。

……

到金秋十月,苏佑心心念念的学堂,历时西个多月,终于完工,一座崭新的三进书院坐落在了这座小山村。

完工那天,苏佑让赵耕耘买了好酒好菜,招待忙碌几个月的工匠,喜庆的鞭炮声响彻整个村落。

不少村里人也过来凑热闹,苏佑让赵耕耘带队领他们进去参观,她和萧清和慢悠悠的跟在他们身后。

从书院大门进去,就是前厅,左边是待客的地方,右边有守卫歇息的地方。

前厅到二道门之间,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着一棵海棠和其他花草,还有造型独特的假山做装点。

穿过垂花门,就是学生们日后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

正中间是上课的大厅,大厅相连的左右两边分别是藏书室,和夫子备课的地方。

左边的独立院落是食堂和饭堂,右边是学生午休或留宿的居室,还有洒扫的佣人休息的地方。

进到三道门,入眼是一个十分宽敞的院落,只在角落种着一棵梅花树。

其他地方有特意请师傅修建的梅花桩,整个院子都供学生练武用。

院里的主屋也是为练武而设,到时候里面就陈列一些兵器、兵书一类。

左右两边有单独院子,是夫子居住的院落。

各个院落的门窗、桌椅、书架等等基础家具都己经准备齐全,就差准备教学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整个书院布局比苏佑原本预想的要大很多,预算上面自然也是超出不少。

“这书院可真气派,得要不少银子吧?”来参观的村民眼馋的摸了摸窗户上精巧的雕花,不由得感慨。

“岂止呢,你瞧瞧这院子多大,都铺的青砖呢,真舍得花钱!”

“花这么银子还未必有人来呢,我们这小地方,建个大书院有什么用?真是浪费银子,一点都不持家,早晚得败光!”有人眼红。

“那是你家没有女儿,占不到便宜嫉妒吧?”有人毫不留情的拆台,“等书院开张,我就把我闺女送来入学。”

其他有女儿的人也纷纷意动,心里各有打算。

送走来参观的人,回到家里,苏佑拿出账本,瞧着上面列举的还要买的各种东西,和要花的银子,她不由得十分肉疼。

光是建学堂就超出了一倍预算,己经花了快一千两银子,后续种种都是另一笔大开销。

“怎么了佑娘?”萧清和喂完马过来,瞧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得问道。

苏佑支着下巴望向他:“后面还得买不少东西,萧清和,你会不会觉得书院花太多银子了?”

“家里银子不够?地窖里那些可以拿去用。”萧清和语气淡定,他上前摸了摸苏佑的头,“银子不是问题,佑娘你尽管放手去做。”

地窖里的黄金再开一座书院也是够的。

“我知道了,你真好。”苏佑顺势抓住他温热干燥的手掌蹭了蹭,“我们明日去城里一趟吧,牙行那边己经找好了负责打扫书院的杂役,我们去看看,顺便把被褥这些东西买回来。”

“好。”萧清和被她小猫似的撒娇的样子逗笑,温声答应。

翌日一早,两人便去了城里,顺便叫上了赵耕耘,需要借用一下他的骡车。

这几个月在学堂做监工,赵耕耘也攒了一笔银子。

虽然咬咬牙也能买的起一匹次一点的马,但他考虑过后,选择花五两银子买一匹好一些的骡。

骡子的速度比牛快多了,他家里老牛这几个月着实辛苦,也该休息了。

苏佑准备接着聘用赵耕耘做管事,负责饭堂和杂物采买。

苏佑和萧清和先去采买杂物,像被褥这些,两人买得多,老板答应送货上门。

至于其他的,苏佑也加了点银子,让老板送到学堂。

安排好一切,二人从前往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