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禁严

萧清和走到书案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

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对银镀金镶珍珠耳坠,上面是点翠蝴蝶造型,下面缀着一颗水滴形红色宝石。

整个耳坠小巧又精致,优雅华丽又不失活泼巧丽,苏佑对古人在珠宝上的的精湛技艺和审美,完全没有抵抗力,眼中全是喜欢和惊艳。

不得不说,萧清和的审美一首在线,每次送她的东西,都让她十分满意。

“真漂亮,我很喜欢。”苏佑语气欣喜,探身在萧清和脸颊上亲了亲,期待的看向另外一个大盒子,“这又是什么?”

萧清和眼中罕见的闪过一抹羞赧和紧张,可惜苏佑的目光己经从他脸上移开,错过了会让她首呼难得的一幕。

萧清和的神情很快恢复正常,目光近乎宠溺的打开另一个盒子,里面是两个木雕小人。

一男一女,苏佑一眼就看出来,那是缩小版的她和萧清和。

她拿起两个娃娃仔细端详,衣裙、五官和头发,甚至头上的发簪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堪称艺术品。

苏佑爱不释手的摸了摸,惊喜的抬眸:“这也太可爱太细致了,你什么时候做的,可有伤到手?”

苏佑虽然不会木雕,但要做到这种程度,不用想就能知道有多费手。

她放下娃娃,抓住萧清和的手,想看看上面有没有她粗心大意、或者被他藏起来,她没及时发现的伤痕。

萧清和握住她的手,嘴角带着柔和笑意:“我没事,之前在山里打猎,闲来无事便开始雕刻,还有你在书院的时候。”

听到他的解释,苏佑心底升起一阵暖意,原来她在准备礼物的时候,他也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准备着。

苏佑扑进他怀里蹭了蹭:“谢谢,我很喜欢,我要把它们摆在床头,这样每天都能看到。”

萧清和轻笑一声,抬手回抱住她:“换衣服吧,今日带你去城里玩儿。”

“好!”

两人穿着新衣,吃过早饭后,便坐马车去了城里。

萧清和先陪苏佑逛街,从珠宝铺子、胭脂铺子到成衣铺子,再到书肆,等苏佑走累了,两人便到茶楼歇脚,那里有专业说书人。

苏佑听了一会儿,这故事情节虽然略老套,但这说书人讲得有趣,还算不错。

茶楼也提供餐食,两人吃完饭,等外面日头没那么晒,才起程回家。

这段时间雨水丰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蘑菇季。

书院的事情暂告一段落后,苏佑便跟着萧清和进山捡松茸和猴头菇,若是遇见人参和灵芝,也会采回去卖银钱。

松茸和牛肝菌一部分做成菌菇酱,一部分晒成干。

苏佑今年特意多准备了不少,打算给云丹也送一部分过去。

苏佑把肉干和松茸干打包好,和萧清和一起去城里负责送东西的驿站。

两人经常寄东西,驿站的老板都认识他们。

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上前和他们打了声招呼:“两位又有东西要寄?这次是边关还是京城?”

苏佑笑了笑,指向萧清和手里的大包袱:“边关。”

老板为难的皱起眉:“边关恐怕不行。”

他解释道:“两位有所不知,边关自半月前就戒严了,除了朝廷军队,外来人必须有官府发放的特许文书才能入关,咱们驿站往边关的业务也被迫暂停了。”

听到这话,苏佑和萧清和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不好的预感。

萧清和开口打听:“可是边关发生了变故?”

“这具体发什么了什么我也不清楚。”老板摇摇头,神情严肃,“不过我听说,可能又要打仗了,趁现在物价还没涨,你们呐抓紧屯些粮食吧。”

他说完又叮嘱两人:“你们可别到处声张啊,要是引起大家骚乱,我也要被官府追责的。”

至于打不打仗的事情,他也是听他们边关分部的人传回来的消息,也没准信。

不过听说和突厥人有关,那在大安做质子的突厥三皇子,准备打回突厥抢皇位呢。

“老板放心,我们不会外传。”苏佑笑着保证,和萧清和一起出了驿站。

“不知道消息可不可靠,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备一些粮食?”苏佑认真思索道。

若是真突发战乱,人心惶惶,粮价肯定是要涨的,更有可能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他们得早做打算。

“边关局势尚未明朗,早些准备也好。”

萧清和能猜到两分如今的情况,在大安的阿史那齐风,和大安合作这么久,有大安从旁相助,布局数月,想必突厥内战一触即发。

若阿史那齐风胜,大安尚且安稳,若败,大安和突厥终有一战。

有萧清和这句话,苏佑心中有数起来:“那我回去和耕耘哥也说一声。”

书院有专门放粮食的仓库,书院的人数众多,得保证大家的口粮。

苏佑如今的心态平和,毕竟她只是普通人,战争这样的大事她根本无力改变,专注眼下,以及日后事发,如何活下去才是正经。

既然己经来了城里,两人买了不少米面回家,和赵耕耘知会过后,花了两天时间,把书院和家里的粮仓全部填满,瞧着屋里满满当当的谷物,苏佑心底安全感满满。

备好粮食,两人又进山挖人参。

整个七月份,苏佑和萧清和基本都是在山里度过。

忙碌一个月,好在收获不错,靠几根品相极好的人参和灵芝,零零散散加起来,两人一个赚了三千多两银子,书院和家里明年的花销都够用了。

到八月初八,是书院定好的招新的日子。

这次招新苏佑依旧提前上城里发了坊单,至于效果,想必不会太糟糕。

招新当日,书院的大家一早便起床准备,刚过辰时就有人带着自家孩子过来了。

霜月她们处理起来游刃有余,没什么需要苏佑插手的地方。

两日招新结束后,书院又多了西十六名学子。

苏佑早就定制好了院服,分为大中小码,到时候按身高和体重领取。

如此一来,书院一共有101名学子,书院夫子有限,上课也得重新安排。

花了两天重新制定课表,准备新生入学事宜,到八月十六,书院老生和新生便正式开课。

在这之前,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之一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